顯示包含「飲飽食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飲飽食醉」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10.6.12

仲夏夜之夢

昨夜與好友們到中環吃飯。我們一眾“頹人”,已經很久沒有在中環、蘭桂坊一帶活動。小S還特意叫我穿漂亮點兒。反正裙子太多,約會太少,也好,穿好一點,自我娛樂一番。我們從星期一開始就天天盼待著這天,彷彿回到少女年代般無聊。

和好朋友酒聚,不免又懷舊一番,從那些年說到這些年,說到高興時開懷大笑,手舞足蹈,T先生懷疑我一早已經喝醉。其實我不過是白癡病發作。我的醉相,他還沒有資格見識過! ;p  他說沒有看過我這個模樣,只好怪我們也許不算很熟絡,哈哈!

回家路上,小S說好像回到college年代。我倒是沒想到那麼遠,只是,感覺忽然飛回我的party的年代 -那大概是出來工作以後的頭五年吧。那些蘭桂坊一來兩打shots,唱K到天亮,凌晨四點到翠華桌桌無不是朋友的年代,簡稱,“後生果時”...

雖然L公子說現在覺得蘭桂坊很吵,晚上好睏,有些時候,我還是想出來走走,偶爾玩樂瘋癲一下,尋回一些不應該這麼早就放棄的歡笑。雖然L公子最近愛留鬚作滄桑才子look,可是心底裡,sorry,至少我認為,我們還是一如那些年那樣白癡,我們的心,還是很年輕 ...

想起那些日子的瘋狂,一些數年後還會拿出來笑的經典畫面,還是會微笑。踏著四寸高跟鞋,腳步還是不其然輕快起來。

在這個仲夏夜,一個人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一首很有氣氛的歌:楊千嬅的《仲夏夜之夢》。

老實說,從來不覺得丁太的歌藝有多高超。可是這麼多年來,實在喜歡她和她的歌,代表的那種勇敢、傻勁、永遠充滿希望,笑着面對一切的樂觀精神。




《仲夏夜之夢》

夏日的空氣 是澄明尤似清水
要決意不懶惰 結果仍會渴睡
在偌大的天空裡 並無浮雲片片點綴
要細意聽輕風的語句

仲夏的心意 是完全忘記顧慮
偶爾跌倒了 亦有花兒替我淌淚
月下樹梢清風裡 讓流螢環抱我安睡
閉上眼靜聽蟋蟀的應對

夢裡我走進奇想的國土 原來在這裡的標準大眼睛不討好
合上眼睛 發覺身體飄進了半空中
一展翅飛向那萬里夏夜長空

其實我早想施法術來尋找最美滿的愛
永遠跳進夢內 年月復再 可惜魔法情緣缺少真正色彩
我仍然每日在尋覓愛

在夢中所見 是玲瓏神秘仙子
笑對我展翅 像似蜻蜓卻太懂事
仲夏夜對我所愛 問為何嫌棄我心思
似對我在說不須多介意 

是我往昔錯定標準太高
盲目是戀愛的規則 用眼睛找不到
合上眼睛 信靠手中弓箭替我選取
心相對的愛侶 在意外歷程中
 
其實我早想施法術來尋找最美滿的愛
永遠跳進夢內 年月復再 可惜魔法情緣缺少真正色彩
我仍然每日在尋覓愛

其實我不應施法術來尋找最美滿的愛
永遠跌進夢內 年月復再 很想找到情緣帶點真正色彩
我仍然在每日尋覓愛



15.1.12

充滿笑涙的週五酒聚

適逢KL回港,在小S的安排下,我們六人得以在星期五晚酒聚。TL 哥是城中忙人,我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吃過他的檸檬才安心,MP伉儷如影隨形,也不好約。小S剛出差回來,趕忙出現也非常難得。能夠湊足一大桌,實在不容易!看見KL與MP雞啄不斷,我在想,他們兄弟有多久沒有同坐一枱吃飯了?

幾天前已經熱烈的期待著這次聚會 ,我們電郵來來往往,商量計劃著當晚的酒水安排。六個人四瓶酒,説好了MP伉儷負責汽酒,我和小S分別負責新舊世界的紅酒,我再加一瓶餐後甜酒。我們還要協調哪瓶酒要decant哪瓶不用,來定喝酒的次序。當時,大忙人KL說我們將簡單事情複雜化,結果證明,我們,協調備酒才不簡單。在我們多次勸喻其他人“不要再買”之後,最後我們KL還是帶了香檳,TL帶了Riesling。六個人來了六瓶酒,有人還埋怨我們沒有通知他們協調好。哈哈!



11.1.12

遇上Geoff Merrill的晚上

家裏開始大掃除,找到一段百年枯木,這才想起,一直想寫那次wine dinner,一直沒有執筆,耽擱到現在。

 

看,那是一段1897年的Cabernet old vines折出來的樹枝。由澳洲 McLaren Vale 的 Geoff Merrill Wine Estate的CEO/ Winemaker Geoff Merrill 親自帶到香港, 送給參加 wine dinner 的酒友留念。

那是去年仲夏了。我和酒友學完品酒課程開始嘗試定期參加品酒晚餐,學習體驗不同地區、酒莊的出品。

那次,我和小S參加了這個澳洲酒配米芝蓮中菜的晚宴,第一次和釀酒師交流。那次的酒肯定不算是最昂貴,但卻是玩得最高興的。

2.1.12

南澳之旅:尋味葡萄,品味人生 (一)


今年在沒有什麽計劃之下,匆匆忙忙地選擇了南澳作年終旅行的目的地。

很少進行這種欠缺周詳計劃的impulse trip。出發前一個星期,還在美國公幹中;出發前幾天,還在張羅酒店機票,還差點因爲租不到車而去不成!

不過,還好到最後,一切都有驚無險。也許訂不到最好的旅館,行程要作出調整,但是,不管什麽都影響不到我放假的好心情。

一個星期,有無數難忘的體驗:

走訪各大酒莊,從起床喝到日落...

在Penfolds參加了"Make your own blend",一嘗作winemaker滋味,自己調製了一瓶獨一無二的GSM...

於Seppeltsfield 品嘗了百年佳釀(不是形容詞,我是指不多不少100年前釀製的酒),還從橡木桶中抽出自己出生年分的 Tawny品嘗...

在美麗的 d'Arry 酒莊,呼吸著美景,品嘗著難忘的佳餚...

藍天白雲下馳騁於田野間;在那裏,天空多麽廣闊...

還有,那夜驚鴻一瞥的漫天繁星...

( 讓我整理好照片,下次再跟你們說... )

27.3.11

瓊漿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昨天跟SS說起,很多年,沒有喝醉過了。

很多很多年前,還是一個“o靚妹”的時候,我也是會出去party的。一開始的時候,當然不能喝,不敢喝。後來,他們沒有看見過你的醉態是不甘心的,於是豁出去,醉給你看!再後來,醉過了,就不怕了,偶爾也會多喝了些。再再後來,不想再喝了,醉了又如何?

那個年代,是買醉,不是喝酒。喝的是cocktail,base是什麽根本喝不出來,只有糖漿味道。或者,乾脆喝vodka straight shots,但求快快達到效果。

那不是喝酒。簡直侮辱了“喝酒”這個詞語。

於是,back to square 1,今年認真學習品嘗葡萄酒。雖然以前也看多一些關於品酒的文章、書本、部落格,但未能無師自通。終於和朋友一起,一行五人,報讀了HKU SPACE 的課程,考Wines & Spirits Education Trust的公開試。




從氣候地理開始,由葡萄種植至釀酒技術,從舊世界到新世界,每個地域的主要葡萄種類,搭配習慣,釀出來的酒的特質,都好好的學一遍。雖然只是Level 2,但由零開始,也不簡單。

從小都不是背書的材料,大家都覺得,會考以後都沒有這麽淒慘過,要背地圖背地名背葡萄,背完紅酒背白酒,還有汽酒、甜酒、強化酒、蒸餾酒... 總之就是拼命的背背背背背...


如果我自己一個人報讀,肯定發瘋了。但是良朋相聚,我卻非常享受課室裏的時光。搖著酒杯在課室BS,下課後一起吃夜宵。周末美其名一起溫習,實際上起碼開三瓶酒,吃很多乾果零食,到最後一起伏在沙發上打瞌睡...... 還有每個周末流連wine shop,看label溫習,討論那瓶酒“應該”怎麽怎麽...... 一切一切,都讓整個經驗變得非常非常好玩! 非常感謝 KL, SS, TL, EI 陪我邊玩邊學了幾個月!





終於考完試,還在等待結果。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的目標算是達到了。現在,我們在餐廳看wine menu,或者在 wine shop的酒架上拿起一瓶酒,開始可以 make sense of it。我們會知道哪個國家哪些是主要的產區,就算沒有寫明酒的葡萄成分,我們也能根據產區辨別用的是哪種葡萄,因此酒應該會有何種顔色、香氣、味道。我們也能略略看懂每個國家在wine label上的用的專有術語,指的是什麽,例如:出自指定產區的最佳酒莊、必須主要使用本土葡萄品種、 在橡木桶存放了多少時間等等。算是學會了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最重要的是,我們終於能夠分辨、記得不用葡萄酒的色香味特質,能夠討論我們的喜惡,知道下次買酒時,應該如何選擇。

分享幾個dummy tips:

1. 我們常常說 burgundy red 這個顔色。其實,Burgundy 是主要出白酒的,Burgundy red 是 Pinot Noir (可能加了些 Gammay),但兩種葡萄都是薄皮淡味的,所以 Burgundy red 都是質感較薄顔色較淡的。

2. Cabernet Sauvignon 和 Merlot 是 classic Bordeaux blend,但 Bordeaux的頂級好酒和一般幾百塊錢的bulk commercial range 是可以差天共地的。除非你每次都願意花上千元,否則澳洲和智利的把Bordeaux blend 會有更佳的性價比!

3. 同樣,Syrah 是 Northern Rhone的主要產物,但購買 Australian Shiraz 失望的機會率肯定低很多!

4. 大部分(八成以上)葡萄酒,是預算你既買即喝的,如果你買的不是什麽佳釀,千萬別擱上幾年。大部分的酒,就像女人,年輕的時候比較平易近人,芬芳迷人。愈老愈有味道的女人和紅酒都是異數。 

5. 一般來説,wine pairing可以參考當地人的吃法,例如,意大利菜較多用橄欖、番茄,所以酸度較高的意大利酒是適合配酸酸的、有些油份的食物的。還有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其實不一定準確,更要注意烹調的方法,漿汁的濃淡。


最後,想說一句:一瓶好的葡萄酒裏面有很多人力、心機,結合了科學、藝術,戰勝了大自然的不可知。因此,好酒難求,絕對應該好好的,清醒地品嘗,草草喝醉,實在暴殄天物。 以後,飲酒,肯定不等於喝醉。

6.3.10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星期五晚上,爲了要去圓方買電影票,叫老友開車過來接我下班,一起去九龍站吃飯買票,展開一連串不幸事件。

1。開車時顧着聊天,從九龍灣開車到九龍站,開了一個半鐘頭。怎能做到?一直找九龍西的路牌,直到進入“隧道管制區域”,回頭已經太晚。第一次開車過西隧,第一次(也希望是最後一次)一出西隧開到紅隧!塞車塞足一個半鈡。

2。白白交了$65隧道費,心有不甘,決定晚餐省一點,被人老點Nahm是m.a.x. concepts 餐廳,有AE白金優惠,怎料大擺烏龍,根本沒有折扣,白白放棄了原本預訂的餐廳吃了一頓沒有優惠的晚餐。

3。沒有優惠,服務更讓人哭笑不得。點了咖喱白飯,咖喱放涼了白飯一只沒有來!區區一碗白飯,要前後4個waiter來確認,仿佛我點了餐牌上沒有的奇怪食物!一個鐘頭後,白飯終於來了,數目又錯了。

4。吃完晚飯去買戲票,怎料box office居然10點就關門了!爲了八折戲票優惠,我付了隧道費吃了烏龍餐,結果票還是買不到!現在還要上網買!

5。極度沮喪之下走路去拿車,途中鞋跟居然掉了!

6。回到家裏停車場,本來管理處應該今天幫我的車位漆上我的車牌號碼,怎料車子開進去,發現我的6381居然漆成6318!

唉!真是一個豐富的星期五晚上!

24.6.09

日日有食神之台灣南澳黑鮪宴

五月底的周末,正籍台灣東部黑鮪魚當造,我和朋友們飛往台北,前往南澳港吃黑鮪魚。我們這一輩真幸福,國際交通便利,我們得以在興之所至時搭上飛機跑到另一個城市只為一頓黑鮪魚盛宴,這可是我們上一輩,甚至自己小時候想也沒有想過的事情!


星期六早機去,星期日晚機返,很多人問:“就只爲了一頓飯,吃拖羅?值得嗎?”問題是,假我是不會再請了,黑鮪魚只有五、六月最好,時間只有這麽多,可以選擇的是:吃,還是不吃。結果我的答案是:“吃”!值得嗎?只能說,快樂無價。一個周末,有良朋,有美食,簡直是我生存、奮鬥的動力!


這是一個奇異的“旅行團”。發起人是老友的同事,這位旅行發燒友幾乎是職業性的旅行搞手,一年到晚組織大旅行,跟朋友一起吃喝玩樂。年復年,搞出一個名堂,愈來愈多朋友報名參加。這個初夏台灣黑鮪團,已經是第二、三年搞,今年參加人數超過四十,還有限額參與!老友爭取了四、五個名額,邀請了我和幾個朋友參加。由於搞手來自太古集團,因此很多團友也是太古系公司的要員,包括國泰航空、國泰空廚、香港空運貨站、太古汽車,CEO及Director也有數位。我們幾個頓時成爲團中最年輕的一群。不過,在一個美食團裏,最受歡迎的團友不是哪個公司高層,而是搞手的一位老友,著名食家,美食節目《日日有食神》的主持梁文韜(韜韜)!韜韜和電視上所見的一樣,只是沒有了“美女”在旁嗲聲高呼:“韜韜,好好味啊!”,身旁取而代之的美女是他的太座,這個組合令人舒服多了!韜哥也笑說拍電視節目挺辛苦,美女們常常NG... :p


星期六早上在機場lounge看見韜韜,還以爲這麽巧,難道他也是去台灣?還不相信原來搞手的朋友韜哥就是他!看到這位老牌食店老闆及食評人,頓時覺得,哈哈,這次旅程的食物水準肯定有保證,難怪搞手請當地朋友試食了數次才敢讓我們去!






抵達台北,差不多中午,我們在桃園的一家私房菜館“四季亭”吃午飯,吃的是台灣杭州菜(不要問我台灣菜跟杭州菜有什麽關係,我不知道)。菜式看似平凡,但功力一流,一個芋泥甜點吃得我們欲罷不能,要不是要留肚給晚上的拖羅,我們肯定能吃更多。



午飯過後,我們前往觀光。一開始的時候,我心裏想,臺北觀光?我來這個城市已經N次,還有什麽值得遊覽的地方我是不知道的呢?結果,我們去的鶯歌陶瓷老街和三峽老街還是帶給我們很大的驚喜。尤其是全台北最古舊的三峽老街,真的很有風味。淡水的老街,還真的沒得比。



鶯歌陶瓷老街一角的賣藝女孩

鶯歌陶瓷老街兩邊都是陶瓷店


三峽老街的古意怏然



日落之前我們全速開車到南澳港。這程車我們坐了一個多兩個鐘頭,有的人一早就在Air Supply的音樂底下睡着了。我們坐在車頭附近,一邊聼着韜哥說各地不可不嘗的美食,結果發現,韜哥口中的魚類,有百分之九十我是聼也沒有聼過的,更不要說那些刁鑽的烹調方法了。於是,我問:“不要只說有多好吃,告訴我在哪裏可以吃到吧!”然後,韜哥的答案通常是:“啊!在阿物物(人名)果個物物(大概是地方名)吧!”沒有店名,沒有街名,並開始懷疑你找到那裏也不會在餐牌上找到那道菜的。漸漸發現有點無法溝通。在車廂的晃動下,我也漸漸入睡。


醒來時,已經抵達目的地南澳港。看見餐廳門外貼着“黑鮪魚上市”,我們立刻精神一振!


到達餐廳了!



黑鮪魚我來了!

我們這個晚上吃的主要是黑鮪魚,不可少的當然是拖羅拖羅拖羅!但是,我們很多人在到達之前,對我們還要吃什麽,是沒有設麽頭緒的。拿來菜單一看之下,我們發現一條鮪魚能吃的部分,還有我不知道能吃的部分,我們都有機會品嘗。


是夜鮪魚佳肴包括:一生人也沒有見過這麽大盆的拖羅(還有很多很多盆!)、比拳頭還要大的魚眼睛(韜哥說在香港單買這眼睛要五百多元)、魚面魚下巴、巨大的魚背鰭、蝦仁魚松、魚肉羹、有點葯饍味道的骨髓湯、還有魚肉粥。


其他特色菜包括:只限台東才有,像鮑魚仔的貝類沁寸、爽脆非常的魚子、豬血腸、魚標(魚的精子,有否特殊功效就不得而知了)、一邊吃一邊噴墨的墨魚仔、超級鮮味的怪獸琵琶蝦(crayfish)、還有台東特產翻車魚腸。

老實說,大部分的菜,在平時我是不敢吃的,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和韜哥同枱而坐,就當參加美食節目了。抱着人一世物一世,不吃白不吃的大無畏精神,我把所有古怪的菜式成功放進口裏。是否都好吃?見仁見智吧!不過勇於嘗試,總是會有驚喜的。例如我就非常喜歡有點像肉骨茶的骨髓湯,還有鮮甜爽脆的沁寸和翻車魚腸。


與著名飲食家韜哥伉儷同枱品嘗佳肴


乾杯!


好多好多拖羅!


葯饍味道的骨髓湯


拳頭大的魚眼睛


台東特產沁寸


充滿墨汁的墨魚仔


吃飽飽,上車再聼韜哥和各位美食家大談美食,我繼續問在哪裏能吃到,引起他們哄然大笑:“前面停車就有!你還吃得下嗎?”




星期天自由活動,我們到了敦南的Hsiang the Brunch吃水準甚高的brunch,之後飽得不能吃午餐。節目改爲買吃的 —— 爸媽最愛的牛蒡茶、芝麻豬肉乾...
最後的朝聖地是信義區的誠品旗艦店,從地面的品味家品到上面的書海,我們徹底忘我。如果有時間我們可以每個周末在這裡泡一整天。出發到機場前,我們帶了一家小館子喝珍珠奶茶,一邊迫不及待的分享我們的戰利品:從T的黃帝内經到K的攝影書。
呵呵!有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我們行完路再一手執起珍珠奶茶一手握着幾卷新書,可算是為周末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吧!

8.1.09

南非醇酒之鄉 Franschhoek

離開格魯克國家公園,我們的下一站是Franschhoek。Franschhoek意即French Corner,這個小鎮充滿歐洲色彩,非常漂亮!

藍色的天空,遠遠近近的青蔥山脈,漫山的紫色小花,深深淺淺的粉彩顔色,像幅圖畫! 沿路的白色酒莊,可愛的街道和小店,一切美麗得不真實。



Franschhoek是南非的美食醇酒之鄉,在那裏,我們吃過了我們在南非最難忘的盛宴;在那裏,我們絞盡腦汁,為該帶回那些美酒而傷透腦筋。


其實,南非釀的酒品質不錯,然而,因爲沒有非常有規模的超級企業主導,在出口上一直做得不是很出色。很多好酒,只能在當地品嘗。

老實說,在同輩裏面,我對紅酒認識不算多,也從來沒有過什麽學習品酒的熱情。我對紅酒的興趣程度,像我對哥爾夫球的態度差不多——覺得應該要懂一點,卻又沒有耐性好好鑽研。 在這次旅程,我們有幸參觀了幾個酒莊,嘗過了各式各樣的葡萄酒。有酒莊獲獎無數最具代表性的皇牌,也有比可口可樂便宜但味道絕對不俗的餐酒。在導賞之下,終於明白什麽叫入口如絲的順滑,什麽叫層次複雜的口感,什麽叫橡木的香味,雲呢拿的甜香和果子的青澀。


Haute Cabriere



抵達Franschhoek的第一個晚上,我們到了Haute Cabriere酒莊附設的餐廳用膳,餐廳在cellar的樓上,氣氛一流。食物方面,我只能說,good value for money,好戲在後頭。



Vrede en Lust

第二天早上,我們一大早就上山走了一圈,欣賞葡萄酒山谷的明媚風光。十點多,酒莊開始營業,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品酒之旅。第一站是 Vrede en Lust的 Food pairing wine tasting。

沿路走進酒莊,已經被可愛的風光吸引住。



路的盡頭,是這一張椅子。坐在這裡,面對葡萄園,可以這麽一天也不覺厭。


當然,我們要幹正經事,我們來不及要品嘗這裡的葡萄酒。 首先,我們桌上出現了一大盤美食,有乾果、奶酪、 肉乾、水果、巧克力鬆餅,不過,眼看手勿動!美食,可是要配上好酒才能發揮最強的魅力的。




在美女品酒師的介紹下,我們品賞了數瓶該酒莊出品的佳釀。非常神奇,好多時候,第一口喝下醇酒,並不覺得怎樣,但是,吃一口指定的點心後,感覺就不一樣了,食物帶出了美酒的香醇芬芳柔滑。原來,醇酒美食,真的可以互相輝映的!

Grand Provence

第二個目的地是Grand Provence,到了這個地方,才發現剛才的只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剛才品酒師要為他們獲獎的酒curtsey的話,在這裡,可能要為這裡獲獎無數的紅酒磕頭了。

Grand Provence 2003 年出品了一支非常迷人的混合紅酒,屬於full body,香氣馥郁,顔色亮麗,酒質那麽豐潤,像是自己會滑下喉嚨一樣。就是不大懂得品酒的我,也絕對可以分辨這支紅酒跟平常的餐酒貨色之差異。80年代的Lafite,我是瓶子都沒有看過,但是,這支Grand Provence 2003,可是我嘗過的紅酒裏面,一支挺有水準的作品!雖然這瓶酒可能是其他南非紅酒的5、6倍價錢,但相對它的品質,還是一個good buy。我們幾番計算我們的行李限額,還是決定大夥兒一起運回一箱。


Grand Provence 有一個非常現代化,很hip的試酒吧。



還有一個藝術館。


加上一個美麗的庭院。

不能不提的,是餐廳的水準。我們在 food pair wine tasting 之後,已經飽了八成,本來打算不再吃午飯了。看到餐廳非常可愛,便決定吃一點點。還好我們堅持吃吃吃吃吃,要不然,我們就會錯過了我們在南非最難忘的一頓佳肴了!

Rupert & Rothschild

最後,我們參觀了Rupert & Rothschild。Rothschild 是世界上五大酒莊之一,它在南非與Rupert家族合資的Rupert & Rothschild 酒莊,我們當然不能錯過。
在Rupert & Rothschild ,我們進行了一個 private cellar tour,參觀了一個酒廠的神聖重地。


16度的酒窖,撲鼻而來的是橡木和葡萄酒的芳香。就算不是劉伶,要迷戀上這個地方,也一點不難。


參觀過後,我們又再準備好我們的味蕾,迎接下一口瓊漿。在這裡,我們試了兩紅兩白,我們心儀的是2004年的Baron Edmond混合紅酒。可惜酒莊沒有可寄艙的箱子,我們都只能帶2-3瓶塞在行李箱裏。也許因爲這樣,才覺得更珍貴。


旅程回來,我家裏多了好幾瓶在回憶裏非常美好的紅酒,本來有幾瓶打算用來送禮,現在苦苦思量,實在不知道怎樣分配。算了,其他人不一定欣賞南非酒,倒不如留給自己,過兩年開一瓶,過五年再開一瓶,過十年再開一瓶。
朋友,對不起,酒,不能送你。如果過幾年我們還老友鬼鬼,開瓶時一定不會少了你。 :p
更多照片

7.10.08

巴黎的甜蜜記憶

從來不愛美國菜,主要因爲其甜品粗糙簡單,來來去去不過是Brownies、Hot Fudge Sundae,吃一件蛋糕上面也是糖漿汎濫,一點不精細。最愛法式甜點,好看也好吃。


最愛巴黎的麵包點心店,每次經過那櫥窗一定會被吸引,就算不餓也愛看那些像藝術品一樣漂亮可愛的小點心。

在香港,很難找到真正有巴黎風味的小點心,直到 agnes b cafe 的出現 ......

很久沒有在甜品柜前流連不已,無法下定決心,因爲每一件點心都那麽吸引! 呵,那種甜美,幾乎是幸福的感覺!



Wine Gala @ Lian

上星期五到了IFC的Lian參加其Wine Gala。 $238/位,兩個小時任品嘗的13種法國餐酒,有紅有白有汽酒有甜酒。

從來不懂爲什麽紅酒會有果味花味,更不懂爲何會有雲呢拿、果仁、焦糖等味道。到底品酒人說的果味是怎樣的?雲呢拿味又是什麽一回事? 貓屎、香蕉、鉛筆碎、雪茄盒等等與葡萄酒有何關係呢?

我和友人拿着Wine Gala 的 menu仔細閲讀,努力品嘗,學習如何描述酒在嘴裏的味覺。老實說,品酒也真需要下苦功呢!記住味覺體驗,有時候比念書本上的文字更難!

不過,當晚美酒佳餚,配合得天衣無縫,我非常滿足!




餐前先來兩杯汽酒吧!

餐廳環境舒適有格調

一道綠茶熏鴨吃得我非常高興


哈蒜蓉長腳蝦也美味無比

乾杯!


再乾杯!


飲飽食醉,很開心,哈哈!

喝了13杯酒,還能坐好,不壞了。

不過不是看得很清楚呢!要打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