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10

上海世博歷險記(三)5大笑話

戰場衝鋒


地點:浦東4號入口附近

事件:

早上九時多,數十同胞通過入園安檢,向園内奔跑。是奔跑。“衝啊!” 我和朋友立刻讓開,以爲自己上了古戰場,同志們在上陣殺敵。

然後,身旁一位女同志越過,口中大喊:“加—快—步—伐!!!!”

我和朋友笑出來了。

很快,我們便發現,愚蠢的是我們,那個早上,我們因爲沒有奔跑,只能進到泥泊爾、約旦、摩洛哥館。



這是什麽館?

地點:每個有人排隊的地方

事件:

數十同胞從四方八面飛奔到隊伍中,然後,過了很久,終於開口問:“這裡排什麽館?”

很多時候,他們聽到的答案,卻會讓他們慘叫。例如:

“這是XX館。”

“什麽?不是YY館嗎?”

“不是。”

“啊!那YY館在哪?”



“這裡是進法國餐廳的。”

“進去用餐能參觀嗎?”

“餐廳跟展覽部分是分開的。”

“啊…”



“這裡是法國館紀念品小賣部。”

“不是進館?”

“不能通過的。”

“啊...”



最搞笑的發生在土耳其館小吃亭外面。我排隊買冰淇淋期間,不停有人問這裡是否排隊進館的。那個可憐的義工,只能重復一遍一遍的說“這裡是排隊買土耳其冰淇淋的。”

我跟朋友說:“可憐,倒不如放個告示牌説明好了。”

我後面的是兩個香港少年。聽到我的話在我耳邊尖叫一聲:“死啦!原來只是賣雪糕的!不是進土耳其館的?!死啦!排錯隊啦!”原來他們聼不懂工作人員的普通話,差不多排到他們才赫然發現他們排錯隊。

這個故事教訓我們:If something’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 not true. 進館的隊伍,是不可能短的。




一天世博園,一天去醫院

地點:酒店門外

事件:

一對深圳來的夫婦,聽到我和朋友在約車去世博園,主動攀談,講述自己前一天的經歷。

“唉!裏面的秩序一塌糊塗,說中國館要約,還不是讓很多人 “混”進去了,很多人從出口進去,還不是放進去了?這麽辛苦,還不如看我們深圳的世界之窗!去世博這麽擁擠,真要了我們的命!“

我問:“那你們今天還去嗎?”

“不!這麽一搞,我現在要去醫院啦!”(咳嗽)



蝴蝶能拿嗎?

地點:寧波案例館

事件:

館裏工作人員爲了展示當地是梁祝故鄉,有很多蝴蝶,不停的從一曡曡紙盒中一手抓一把蝴蝶丟往上空,讓遊客感受滿天蝶舞。蝴蝶落在又驚又笑的遊客身上,一位女士胸前就停了三、四只。我朋友背包上也有一只半個巴掌大的粉蝶。離院時,朋友叫我幫她把蝴蝶拿走。但是,對我來説,蝴蝶不過是長了顔色翅膀的蟲子,我不敢碰。

於是,朋友對工作人員說:“蝴蝶...可以拿走嗎?”(她的意思其實是“可以幫我拿走蝴蝶嗎?”)

工作人員欣悅的說:“沒問題!蝴蝶送給你!”

我在旁爆笑,幫忙說:“不,她是說,請你幫她拿走吧!”



插隊大嬸和隔音玻璃

地點:漢堡城市案例館

事件:

基本上,那不是一個熱門的館,等候進場的隊伍也不長。在我們快要排到前面館,而工作人員正在放上一批遊客進去的時候,一位大嬸忽然衝到前面,一邊回頭呼喚同伴:“快過來呀!”後面的遊客紛紛投訴。工作人員問她:“你原來排這裡嗎?”我氣憤的說:“才不是!”

話沒有說完,大嬸已經推開國内工作人員衝進去了。然後,工作人員攔住了其他的人,她的同伴還在一大堆人後面。

然後,沒多久之後,我們看到那位大嬸的臉出現在玻璃門後。她面部表情豐富的在說些什麽,但是工作人員背向她,沒有看到。然後,她開始漲紅了臉,手舞足蹈,仿佛在講髒話在咒駡誰。大概是投訴工作人員把她一個關在裏面,讓她和同伴分開了。她不停揮手,在玻璃後我們卻聼不到一點聲音。館外恢復一片寧靜,大家微笑看著她的表演。

這個漢堡館,主題是建築物料,裏面的展覽提到他們的三層夾層的牆對保溫的好處,看來,他們的玻璃對隔音也很不錯。

上海世博歷險記(二)最不喜歡上海世博的5個理由


無窮無盡的人龍


本人進園兩天,看到的等待時間記錄是石油館的四個半小時,當然,大部分熱門館的等待時間也要兩、三小時。




你不要以爲你買了三天、 七天門票就可以把所有的館都看一遍,如果你像我一樣,覺得花費三個鐘頭排一個館是不值得的話,給你一百天,你也永遠不會有機會擠進最熱門的館。


更可惜的是,很多遊客都把重點放在蓋章和進館的數目。大家奮力地跑,努力地排隊插隊,擠到入口,進了館以後,卻又努力的推開人群,擠到出口。很多人根本沒有心情在館裏流連,欣賞展覽和個中的設計心思,以及了解每個展館希望傳遞的信息。有些人,看到朋友在排隊,就把護照交給別人,叫別人代爲蓋章。有些人,一進館已經在想下一個要跑到哪裏。這種遊覽方法,實在有點本末倒置。


太多劉翔粉絲/跨欄選手

沒有辦法擠進熱門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嚴重的插隊情況。根據本人的經驗,每排一個館,都會有人想插隊。常見的招式包括:

以爲自己是劉翔,在zigzag的人龍中橫向跨欄越過人群插到最前面。

以爲自己是F1賽車手,在人龍移動時,趁轉彎位衝上前内圈爬頭。

裝傻,頭仰仰目無表情的爬頭,被發現又目光呆呆的跟在你後面(其實已經打了你後面的遊客的尖)

裝無辜,說有同伴在前面,自己被丟下。既然不是一起來,這是原因嗎?不願等你,會撇下你的也是朋友嗎?

裝可憐(只適用於小女生),在“出口”跟工作人員慘兮兮地說:“我只欠一個蓋章,可以就讓我進去蓋一下嗎?”於是,電車男發揮他前所未有過的權利,威風凜凜的說:“好,進去吧!”

如果你不自衛,只會愈來愈多人佔便宜,插隊的人,很多時候先來一個,成功後會在呼朋喚友一起過來。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忽然被“一條村”插了隊!

舉辦世博,本來爲了展示中國新面貌,文明先進的一面,結果因爲仍然低劣的國民水平,給與遊客很不好的經驗。不但插隊現象隨處可見,有時候,插隊的人還會惡人先告狀把排隊的人武力推開再高聲喝駡。守規矩排隊的人需要很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堅持,因爲,好人不會有好報,到底自己時文明還是白痴,需要高度智慧,才能調解這種内心掙扎。(滿地垃圾當然不在話下)



失敗的文化交流

本來爲了促進文化交流的一場盛會,因爲祖國人強馬壯,把老外都擠出館外。以本地參觀人數、現時的展期長短,開放時間,根本沒有辦法給與足夠機會外國遊客參與。中國館到底是爲了向外國朋友介紹國内文明文化,還是爲了給中國旅行團自我陶醉的呢?

就個人經驗所見,兩天看到的老外人數不足三十人,而且很多都只是在浦西的展館外溜達,而不是在進館的隊伍裏。終於看到有歐洲遊客在排展館,該館發的導覽資料居然只有中文!而那個是一個歐洲的展館!天啊!這個世博,到底是讓各地人民聚首一堂,認識世界文化,還是只是讓外國投資設一個巨型版“世界之窗”,只爲了讓國内同胞過過癮?

坐車的時候,也會聽到一些外國遊客有點抱怨,爲什麽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中國,什麽都看不到?爲什麽不能給他們一些特別的國外通行證?

當然,你可以說世博不是外國人的專利,先到先得,中國人有同等權利。但是,對於永久的建築如中國館,難道本地人就不能禮讓一下嗎?到底,中國人到上海的機會總比外國人多吧?



困乏的資源

曾經有人害怕我們的世博不夠擁擠,不夠面子,拼命鼓勵國民參觀,那實在太低估我們同胞的力量了。紀念品供應商、 參展團體,看到陡低估了入園的人數,以致園内很多資源都求過於供。

給人收集蓋章的紀念品世博護照一早賣光了,連續數天都來不及不貨,要收集蓋章,下次請早!



買到護照也不要太高興,星期天就看到荷蘭館貼出告示:因爲蓋章被損毀及部分被盜,蓋章暫時停止。

同時,瑞典館會送你乒乓球的互動機器人被玩殘了,不能動了,也不會送你乒乓球。

以爲主題館可以預約,一定能看嗎?不錯,預約機隨處可見,但“XX館已無預約資源”的告示同樣隨處可見。而就星期日經驗所見,XX館包括“所有”主題館!

進不到館,想享受一下外國館的小吃嗎?比利時館的比利時冰淇淋配巧克力賣光了,我進去兩天,基本上沒有遇上過不賣光的時候。



環保的矛盾

環保、 sustainability living是很多主題、國家、 城市最佳實踐館的主題。然而,一場世博,卻造成難以估計的建造廢物、還有對生物的影響。

一個一個宏偉的館,很多都美輪美奐,部分館的建築材料跟永久建築物無異。不錯,效果令人讚嘆,然而,有一些建築構成部分真的是必要的嗎?如某國内企業館的樓梯跟一座商業大樓一樣:鋼材扶手玻璃圍欄加雲石地,真的需要鋪雲石嗎?

在某某展館,有一個主題是鄉村和自然,工作人員爲了展示當地是梁祝故鄉,有很多蝴蝶,不停的從一曡曡紙盒中一手抓一把蝴蝶丟往上空,讓遊客感受滿天蝶舞。結果呢,蝴蝶被擺佈得奄奄一息,落在地上,不停被遊客踐踏致死。我對工作人員說:“你把蝴蝶撿起來吧!會被人踏死的!”回答是:“沒關係,蝴蝶在休息。”於是我只好繼續踏過屍橫片野的路。祝英台死得很無辜!

上海世博歷險記(一)最喜歡上海世博的5個地方

讓人留下印象的清晰主題


很多展館的内容都很豐富,很多國家都希望把國家的不同面展現給觀衆。然而,就像我們平時做presentation,内容太多,反而失去重心,沒有留下特別讓人難忘的單一印象。

我偏向喜歡願意作出取捨,選擇簡單清晰的信息的展館。例如,英國館的Seed Cathedral種子聖殿,每根壓克力纖維中間都有一顆種子,展館内就有約六萬顆不同的種子,象徵城市生活和綠色生態的密切關係,以及生物多元性的重要。



又或者,丹麥館強調自己是一個有寬闊空間的悠閒國度,展館内設計了單車徑和人行道讓遊人蜿蜒而上,而人行道的欄杆都附設椅子,像一個博物館一樣,讓人可以坐下來看展板。走到最上面的天台公園,有孩子在噴水池玩,有酒吧賣啤酒汽水,你可以手執一罐冰凍飲料悠閒的坐下來,享受微風,欣賞日落,以及世博園的風景。誠然丹麥館最聞名的是從哥本哈根遠道而來的小美人魚,但是,我更享受的,是展館本身的設計,那簡單但是充滿藝術氣息的弧綫,還有當中的空間。



甚至,“雖小亦強”的盧森堡,強調自己作爲森林城市的特色,整個展館,本身就是一座紅山,而紅山上長滿鮮花植物。漫步館裏就像是在花園裏一樣!也許你不知道盧森堡是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但你會記得這個森林城市,雖無海灘,但你還能沉醉在如海的一片森林中。


豐富的視覺效果和特效

我喜歡一種體驗,不單是看平面展覽,而是透過不同媒體獲得嶄新的體驗。很多展館,都透過熒幕的立體設置,造成了很特別,震撼的視覺效果,如西班牙館一進去,遊人便走進一片漆黑,然後,你的四周,忽然被自然景象包圍,再豐富的視覺效果和音效當中,忽然一個舞孃在你面前升起,隨著音樂大跳菲林明。當然,西班牙館的巨型嬰兒也謀殺了不少菲林!但我覺得一進館的設計實在太妙了,漆黑中你根本看不到其他人,那一刻,你只會集中在眼前的一切!



又如城市地球館的地球大投影,仿佛不停轉動的大地球,讓你快速感受到我們所帶來的地球的變化。


電網館的魔盒,把整個“影院”變成一個盒子,人站在當中,每一面都是屏幕,更有立體感。

還有信息通訊館的互動裝置,你看着眼前的大屏幕,忽然人物又會跑到你手中的裝置,忽然影院頂部居然有那個人物的實體在頭頂掠過。整個體驗,sell互動,其實很 low tech,那個互動裝置應該也很便宜,但勝在有心思。

當然,我進不了的德國館聲控球體,石油館的IMAX電影等,肯定也非常精彩。



喧鬧中的寧靜空間

有時候,我覺得整個世博園區裏的步伐都太匆忙,地方都太擁擠。本來打開了文化交流之門,我們卻往往擠不進那扇門。因此,我最喜歡有寬闊廣場的展館,就像剛才提到,感覺悠閒的丹麥館。

還有,英國館出口的大廣場,簡單的設計,像是起伏的山坡,遊人在上面歇息,小孩在翻跟斗,我和朋友在慢慢打開三角腳架拍照。這裡沒有人插隊,沒有人推撞,沒有人趕時間,終於,大家享受到一刻恬靜。

荷蘭館更設有開放的廣場,不用排隊進館,也能在廣場上流連,近距離欣賞展館,在“草坪”上跟“小綿羊”遊玩拍照。展館的主題是快樂街,它誠然做到了。在這裡,人人都可以快樂地分享荷蘭館的一份體驗。



當然,在廣大的園理,在三十多萬人群當中,其實還有很多空間。例如園區裏的高架通道,你可以在那裏居高臨下,同一時間感受樓下的熱鬧和樓上的寧靜。還有浦西實物案例館區,有很多特色建築,除了環保房子,還有皇城、中國古代庭院、西式玫瑰園。在這裡,你可以慢慢溜達,慢慢享受。別忘了,我們不是來打仗的。


不費分文的精彩表演

OK,世博的巡遊不能跟迪士尼比,往往冷冷清清,沒有人理。但是園裏的確有非常精彩的免費表演!強烈推薦浦西1號門附近的CHA秀。

這個CHA秀,每天4場,是上海世博特別請來擔任原創駐場舞台秀的團體。CHA是茶的意思,講的是茶的歷史、茶的神話、茶道等。表演結合音樂、故事、雜技的元素,有點像中國特色版的太陽劇團。

他們真的很厲害,9人疊羅漢還能跳繩,拉斯維加斯名聞天下的「O秀」有的高難度動作,CHA秀也有,難度甚至更高,而「花棍」中的兜轎子、「燈上芭蕾」的三節單腿站、「抖杠」中的站肩翻騰等等,都是世界級的難度,也都看得觀眾大聲喝采。

如果沒法排到一流展館,看了CHA秀,你真得會覺得,你花的入園門票都值回票價了。



等候時間最短的美食文化之旅

很多展館的等候時間一聽就讓人卻步,我那兩天中,沙特、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朝九晚九都沒有清靜過,等待時間總是要兩個半鐘頭以上。

但是有一條shortcut,可以讓你靠近展館,也感受感受人家民族的氣息。其實,很多展館,都附設餐廳,小吃亭,而且入口跟展覽區是分開的。如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有餐廳,荷蘭、比利時、土耳其館等有特色小吃攤子。

話説我進園第一天,還看不開,覺得排隊一小時以上是發神經的,於是一個早上,我只能進不用排隊的尼泊爾、約旦、摩洛哥。然後我和朋友把心一橫,走到法國館的餐廳6-Sens門外排隊。我們打開自備的小凳子,坐在這米芝連星級餐廳外。40分鐘後,我們端坐在法國館頂層5樓的露台上,在悠閒的氣氛底下品嘗紅酒佳肴。餐廳的食物味道鮮美,環境讓你有一霎那忘了自己在上海,在人口密度最高的世博園法國館。那個星級洗手間,更被我和朋友選為當天上午的highlight!


40分鐘的等待,讓我們獲得當天最高的ROI!